各类教师考试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中国文化概论(00321)+简答题+主观题汇总2

2019/4/12 10:19:48      点击:

——简答题合——           

1.简述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

2.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3.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

4.简述儒家和道家对中国人的影响。

5.简述中唐以后,南北朝以来的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消失的原因。


6.简述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7.简述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特征。

8.简述我国古代丧服“五服”服制。

9.简述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观念。

10.简述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1.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12.简述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

13.简述“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

14.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

15.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16.简述汉宇的特点。

17.简述中国古代的避讳及其主要方式。

18.简述禅宗的传播。

19.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20.简述北方文化背景对唐朝开国的影响。


21.简述秦汉王朝政治的新格局。

22.简述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

23.为什么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24.简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

25.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


26.简述秦汉时期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

27.简述自然环境中的服饰文化标志。

28.简述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生活的伦理规范的意义。

2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

30.简述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的特点。


31.简述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32.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33.简述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34.简述科举制的特点。

35.简述中国古典舞蹈的特点。


36.简述汉语的特点

37.简述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38.简述传统商业活动的类别。

39.简述中国传统社会的居住仪式。

40.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41.简述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42.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

43.简述理解广义文化的定义的三个要点。

44.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岸中小城市的兴起

45.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


46.简述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47.简述汉字崇拜的主要表现

48.简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49.简述古代利用改造自然的成就。

50.简述唐朝实行两税法的意义。


51.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民心理。

52.简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53.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产生了哪些重要命题?

54.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

55.简述周公赋予农耕活动的政治含义。


56.简述礼的调和作用在传统社会的主要体现。

57.简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8.简述语言与民族的关系

59.简述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

60.简述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61.简述中国古代“礼”的内涵。

62.简述我国民族商业的文化特点。

63.简述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农政文化

64.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65.简述国画的艺术特点。


66.简述中国语言禁忌中进行避讳的主要方式。

——答题答案合集——          

1.在中国,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在的历史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人群都有一个南方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人开发的高潮期。实际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2.(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2)例如: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是因方苞、姚鼐等人的影响;浙东重史学,是因黄宗羲的影响;徽州尚经术,是因戴震的影响。

3.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

(1)农业的发生是人类历史划时代的大事,在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中,中国独有其二,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耐旱谷物农业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

(2)石器的磨制和钻孔,体现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的手工业。

4.道家对中国人的影响与儒家旗鼓相当儒家讲究积极入世,道家讲究超然物外;儒家的影响在道德、在世功,道家的影响在超脱、在艺术。

(1)儒家提出了“仁”和“礼”的观点。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儒家认为善和道德力量的根源来自“大德”,从而提出“修身”之学,最终目标是成贤成圣。儒家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也是宗教的,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

(2)老子的一些思想后来经法家的吸收改造,成为君主的阴谋统治术。庄子哲学积极的影响在艺术精神的培养。他的打破小我与天地自审美的意态观照世界,对中国的诗歌绘画等,有重要的影响。

5.中唐以后,南北朝以来旧闩阀贵族衰落以至消失的原因是:

(1)两税法以财产等级征收赋税的规定,极不利于大家族的存在,势必造成大家族的分门析户的趋势。

(2)两税法造成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动,也不利于大家族经济。失业的农民可以转而做小商人或租赁地主土地,不会去依附到大家族那里。

(3)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打击和五代时北方民族的入侵,都给这个垂死的阶层以致命的一击。

6.(1)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主要是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它是罪魁祸首。其具体表现是国家的商税繁重。

(2)政治腐败中最大的腐败是经济上的以权谋私。明清时期统治者的腐败和残酷压榨,使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履维艰。总之,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加之政府自身的腐败,使中国失去了一个与西方竞强的时机,这都是造成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7.(1)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农经验

(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民心理

(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8.我国古代的丧服称为“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斩衰,因不许缝边的粗麻布丧服而得名,由儿子为父母服孝,妻子为丈夫服孝,未出嫁的女儿为父母服丧时穿戴,服期三年。齐衰,用粗生麻布制作,剪断处缉边,此丧服为祖父母服孝一年,为曾祖父母服孝五个月,为高祖父母服孝三个月。大功,以大功布做丧服;小功,所做孝服比大功布的丝缕稍细缌麻,在丧服中分量最轻。大功、小功和缌麻三种孝服的服丧对象,比前面两种的关系疏远些,穿丧服的时间也比较短。

9.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主要包括:

(1)民本思想。饮食是儒家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足食即让国民吃饱,是传统社会稳定秩序的一项国策。

(2)节约粮食。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3)人格教育。中国人利用饮食的机会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

(4)食疗观。把饮食与养生之道联系起来,强调节制饮食,讲究选择食物与食法。

10.(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3)严密的人身控制

11.(1)所谓“家天下”,是指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代兴与衰亡

(2)秦始皇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汉代,刘邦将天下视为私产,他与臣僚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3)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原则。

(4)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帝国到晚清帝制结束,一部中国政治变迁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亡史。

12.(1)岁时礼俗的伦理性

(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

(3)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

13.(1)促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

(2)促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

(3)促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4)“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面的影响。

14.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有:

(1)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2)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15.(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

(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

(3)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16.(1)就汉字构造形体的依据来说,汉字是表意文字

(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

(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17.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我国古代进行避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如为避唐太宗“世民”之讳,将“王世充”改名王充”。

(2)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替讳字。如秦始皇讳“正”,故改“正月”为“端月”

(3)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如范晔的父亲名泰,范晔在《后汉书》中改“郭泰”为“郭太”。

18.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后分为北、南两宗。后来南宗成为禅宗正宗。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中国禅宗早在中晚唐时期就已流传域外。

(1)8世纪,新罗僧信行入唐从神秀受法,传北宗禅于朝鲜。道义从马祖弟子受法,回国传南宗禅,并成为朝鲜禅宗主流。

(2)12世纪末的南宋,禅宗又大规模传入日本。

(3)19世纪下半叶与20世纪,中国禅宗又先后传入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缅甸以及斯里兰卡等国,甚至还远播欧美。20世纪60年代,西方还成立了“欧洲禅宗联盟”。

19.(1)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是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竟争关系。这是区域文化形成的第三个因素。

(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这是区域文化形成的第四个因素。

20.(1)尚武精神。唐代展开了比秦汉更大规模的开边拓土,唐朝之所以有这样强劲的军事实力在于它精良的府兵,而府兵的精良又以北方传统为背景。唐朝之所以有赫赫武功,与其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惯战的习性有关。

(2)开放的民族政策。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北朝关陇贵族胡汉共处的文化经历,使唐王室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族,心态开放决定了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式。

(3)崇佛教与重诗文。唐代朝廷文教基本是一种以儒学治国(表现是以儒学经典选拔政治人才),以宗教治身并允许信仰自主的多元格局。其中尤以佛教最盛,最盛的原因与唐王室的北朝背景大有关系。北朝贵族对南朝文

化的羡慕心态,在唐朝初期仍然以强劲的势头沿袭着,诗歌、文章在唐代的大兴,一定程度上就是其心态在起作用。

21.(1)郡县制的确立:秦朝建立至汉武帝初期的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秦朝实施郡县制,但分封的观念依然大有市场到汉代,分封诸侯的前提已经消失,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得到最终确立。

(2)中央集权制: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最高权力者称皇帝,表示其地位与上天同尊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九卿称“外朝官”,皇帝的亲近侍从则称“内朝官”。

(3)地方是郡、县两级制,后变为三级。

(4)该时期的历史走向:指向社会基层的政治权力越来越深入普遍,民间可以自为的范围越来越小;“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相权。

(5)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

22.从家训族规的内容看,其礼俗规范功能有如下表现:

(1)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

(2)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

(3)以劝诫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23.(1)文字是文化的产物。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其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语言的产生,另一个是人类已具有创造工具的能力。使用语言和制造工具,使人脱离了动物性而具有了文化属性。而文字的产生是在人类已

经有了一定的文化之后的产物。

(2)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每个民族的文字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各民族都会依据本民族的文字特点形成许多的文化事象。这些由文字直接衍生的文化事象,使文字成为整个文化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24.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5.(1)岭南籼稻自然生长,四季不缺。

(2)岭南原始居民没有改良籼稻品种之必要。自然地理条件与上述两点迥异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提高产量的要求下,籼稻才得以改良,从而形成了中国稻作农业。

26.(1)经略南方。秦汉时期对东南、华南及西南地区的经略,为漫长的南方开发历史做了开端。

(2)对匈奴的战争及开通西域。两汉时期,统治者发动与匈奴贵族的长期战争,直接引发了西北边疆的开发及通向中亚乃至西方的“丝绸之路”的打通。

(3)边地民族的内附。“四海一家”及“大一统”的意识是西周以来就已形成的国家观念。秦汉时期的开拓边疆,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27.(1)环境标志。因自然环境的不同,服饰有差异。

(2)性别标志。服饰体现了性别的差异。

(3)体形标志。人体高矮胖瘦不同,对服饰的要求也不同.

(4)年龄标志。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服装的样式等有所不同。

28.周期性出现的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生活的伦理规范有两重意义

(1)岁时礼俗的自然伦理属性。人们遵循自然时序,以岁时礼仪活动调整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2)岁时礼俗的社会伦理属性。周期性的岁时礼俗是对宗族社会关系的反复确认,以及对宗法伦理观念与情感的不断强化.

2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

(1)仁爱孝悌

(2)重义轻利

(3)谦和礼让。

(4)真诚有信

30.(1)交汇对象起了变化

(2)交汇兴趣起了变化。

(3)交汇时间长。

(4)交流反差大

31.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文化方向。

(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上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合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而且也是在不断的吸收、变化中,保持它正统地位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

的资源。

(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的繁荣,并反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3)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重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32.(1)战争。据《史记》及相关文献记载,黄帝与蚩尤曾经发生大战而黄帝获胜,有效实现聚族。

(2)高级宗教的确立。此前宗教混乱,“家为巫史”,而颛顼时代宗教祭祀行为专业化,这也起到了聚族作用。

33.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1)信仰标志。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服饰图案,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自然崇拜的信仰,描绘着古老农业国度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的表现图腾信仰,如盘王瑶的服装;有的表现自然神的信仰,如汉族皇帝的龙袍。

(2)阶层标志。随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等级的变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在服饰上有所显示。

(3)仪礼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仪礼中,如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这四次重大仪礼要进行换装仪式。每次换装都以不同的方式标志了个人与社会相融合的含义。

(4)政治标志。服饰还敏感地反映着社会的政治平体制,古代统治者在建立政权时,大都要制定相应的服饰等级制度。

(5)职业标志。社会分工促进了职业的发展,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

34.(1)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

(2)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

(3)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35.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个特点: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舞蹈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而且还常常和当地的地方风俗密切相关,带有明显的地方文化色彩。

36.与世界上的其他语言类型相比,汉语有自己的特点

(1)从语音来看,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

(2)从词汇来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从单音词到双音词的变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

(3)从语法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

(4)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37.16世纪中叶,西方人就将目标瞄向了中国,如葡萄牙人赖占了澳门,荷兰人占据了中国台湾、澎湖等岛屿。在东西方初步的相遇中,中国一点也感受不到危机。明朝的航海技术在世界上是顶尖的,这有郑和下西洋为证。然而在郑和在海洋上向“番邦”宣扬大明国威的同时,政府却不许百姓下海谋生,稍早些的朱元璋则有“片板不许下海”的规定。当西方人向海洋寻找未来时,明朝却把国家牢牢地锁起来了。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在清王朝那里基本得到了延续,结果是国家对海上来的敌人难以对付。不用举鸦片战争以后的例子,在明朝东南沿海的所谓“倭寇之乱”闹了那么长的时间,受害那样深重,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38.(1)互惠交换。这类传统交易与追求商亚盈利无关,其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

(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

(3)坐商经营。这是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

39.(1)选址仪式。

(2)上梁仪式

(3)贺新房仪式

(4)使用家具的仪式。

(5)祭灶仪式。

(6)搬迁仪式

40.(1)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这与西方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左右对称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

(3)中国古代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讲究秩序,注重等级。

41.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是

(1)传统语言文字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2)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3)传统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

42.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着重做了两方面的事情

(1)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乐、美术等。

(2)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43.广义的“文化”即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个定义应把握三个要点:

(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44.

(1)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体系的开通,沿河兴起了一系列大小城市,如宋代首都开封扬州等。

(2)元朝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通州、河西务、临清、济宁、淮安、高邮等均是以水运之便而出现的较为繁荣的城市。

45.(1)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其目的在于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从而引发了各国的变法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大思考,构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部分。

(2)民力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经济。更重要的是列国林立,加之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大增,为民间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隙、机会和条件。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

46.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障宗法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其特点表现在:

(1)传统礼俗的等差性。整齐的礼俗制度维持的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

(2)传统礼俗的调和性。注意等级关系之间的协调,以维持社会等级秩序的稳定。

(3)传统礼俗的规范性。这是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义原则与礼俗规约的内外结合实现的。

47.(1)文字神赐说,其典型代表为“河图洛书说”

(2)圣人造字说,其典型代表为“仓颉造字说

(3)利用刻有文字的甲骨进行占卜

(4)中国民间“敬惜字纸”的传统

(5)把一些带有“吉祥”意义的文字作为“吉祥”的

象征。

48.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文化形态的全新的文化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鲜明的时代性

(2)浓郁的民族性

(3)实事求是的科学性

(4)吸纳百川的开放性。

(5)深广的群众性。

(6)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49.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有以下几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这三项成就,都是根植于中国的地理条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也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体现。

50.(1)两税法的实施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

(2)两税法的实施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两税法的实施从不同程度上减轻了富人和穷人的负担,从而促使唐宋之际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高涨。

51.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仅包括农业经济也包括手工业和商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国早期的个体家庭经济的“耕织”分工,原有工农互补的趋势,其产品也与市场有一定联系。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观念虽非主流,但仍有其文化价值:

(1)它促成了城市的出现

(2)它发展了市民文化

(3)它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信息并把地方或民族文化带向全国和世界。

52.(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53.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的重要命题有

(1)“诗言志”。

(2)“文以载道”。

(3)“乐以教化

54.古人重视语言的政治伦理价值和认识世界的价值,因而对言语修辞非常关注

(1)古人特别重视言辞的内容,提出言辞应该诚信

(2)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古人特别注意语言的传达效果。

(3)为了取得好的语言传达效果,古人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对象、时机和分寸。

(4)在言语形式方面,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与追求华美这一对矛盾。

55.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3)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2)

56.礼的调和作用在传统社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尊者、贵者、长者而言,要遵循礼制;(1)

对待从属人员,要宽厚、慈爱,避免因过度的压制导致矛盾的激化。(2)二是对社会从属者而言,礼制的主要宗旨是要他们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尊者,安于本分。(2)

57.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包括仁爱孝悌、(1)重义轻利、(1)谦和礼让、(1)真诚有信。(1)还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1)

58.在构成民族的诸多特征中,语言是最重要的。(1)因为语言的变化比较缓慢,当民族的其他特征发生变化时,语言往往还是统一的。(1)语言能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民族特点,积淀民族历史和文化,对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民族传统的传承,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形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反之,民族对语言也有着强烈的制约作用,民族的发展变化常会影响语言的演变方向。(1)

59.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1)魏晋玄学、隋唐佛学、(1)宋明理学、乾嘉汉学(1)以及近代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与融合。(2)

60.王安石变法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只设进士一科,废除诗赋、帖经墨义等考试内容,改试经义、论、策。(2)进士一科的设立与对经义考试的重视,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变革,是科举制度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标志。(2)

61.中国古代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1)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仪精神的外在表现,两者关系密切。(1)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礼是沟通天人的仪式,礼是贵族等级的标志,礼是乡里庶族的规范,礼是立身处世的准则。(1)在古代社会,除了一般的伦理原则外,礼在社会上下层有不同的表现,在社会上层表现为等级分明的贵族礼法制度,(1)在社会基层表现为乡里庶族家礼俗规。(1)

62.(1)在传统社会中,商业在农业生产文化的框架内发展,这使我国的传统商业富于农业文化色彩。(1)

(2)地方商业活跃,产生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加工商品,成为地方名产。(1)

(3)多民族商业互动,汉族与其他多民族商业与民族民俗文化交流,形成名族贸易、宗教贸易、走廊贸易和边疆贸易等多种形式。(2)

(4)内外贸易交流,很早就出现丝绸之路之类的跨境贸易与跨国贸易。(1)

63.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出现过高度发达的农业盛世,产生过举世闻名的农政文化,这是中国传统生产文化的突出特征。(1)农政文化是国家政府的农业管理与社会管理的综合运行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有农耕知识系统、农耕灌溉系统、农书流通系统和农具应用系统,它们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群体智慧,是笔特殊的文化财富。(4)

64.(1)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中国建筑以柱梁为主、承重墙为次的结构,与西方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

(2)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中国建筑无论是单体还是群体,往往都有一个中轴线,整个建筑或建筑群是沿中轴线按左右对称的格局分布的。(2)

(3)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有着浓厚的思想观念。在这些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2)

65.(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1)

(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2)

66.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1)进行避讳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2)

(2)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1)

(3)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