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教师考试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中国文化概论(00321)+名词解释+主观题汇总1

2019/4/12 10:17:30      点击:


——名词解释合集——              

1.中国传统文化

2.新石器时代

3.西域

4.“荫子”制度

5.文字狱

6.庙会


7.市声

8.家族

9.郡县制

10.《法经》


11.“五伦”

12.因材施教

13.语系

14.字谜

15.宋明理学


16.广义文化

17.南人

18.坐商经营

19.对偶

20.“中体西用论”


21.通漕四渠

22.丝绸之路

23.地缘凝聚力

24.“三礼”

25.佛教


26.法家

27.本草之学

28.什伍里甲制度

29.中庸之道

30.普通话


31.“三皇五帝

32.儒户

33.明经科

34.“五礼”

35.骈体文


36.国别文化

37.血缘九族制

38.九品中正制

39.精神文化

40.避讳


41.重农主义

42.租庸调制

43.制度文化

44.“中和之美”

45.“儒学文化圈”


46.文化遗产

47.语言崇拜

48.“五常”

49.民族

50.九品中正制


51.府兵制

52.墨家学派

53.察举

54.学思结合

55.“中体西用论”

——名词解释答案——          

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2.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始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四千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3.西域: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4.“荫子”制度:是宋代一种特殊的补官制度。凡文臣到一定级别的都可以享有子孙补官的特权。它不仅可以“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姓亲戚。

5.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生于康、雍、乾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随着《四库全书》编纂的进行,统治者从搜集来的图书中发现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文字狱更加残酷了。

6.庙会: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明清以后,我国的庙会发展到极盛,我国的庙会活动是一种带有一定的集体性和类型性的民族传统文化事象。

7.市声:是指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声分两种,一种是叫卖声。叫卖声随昼夜、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叫卖的用语都是乡音土语,听来亲切。另一种是代叫声,是以音响器具代替人声吆喝招徕顾客。

8.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其中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9.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系列变动,土地兼并战争到处发生。在大国吞并小国之后,征服者大都将小国变成县郡,以隶属于自己的行政系统之下。这种郡县制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汉时期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大一统的王

权体制,君主集权达到空前的高度。

10.《法经》: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的李悝对诸国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11. “五伦”:是由孟子提出来的,指的是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

12.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才。其最早实践者是孔子。

13.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语系再被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14.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离合字形的方式来作字谜的谜面。

15.宋明理学:是指出现于宋明时期,由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人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融进儒家思想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派的学说他们注重证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强调“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带有明显的宗教功能的学说。

1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17.南人: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并分别对待,其中的第四等人是南人,即南方最后被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是地位最低下的一等。

18.坐商经营:是一种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坐商经营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有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较大的贸易集团。

19.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

20. “中体西用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以吸收西方科技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制夷图强、振兴中华的目的。

21.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22.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二百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而佛教的东传,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23.地缘凝聚力:是家族共同体的文化功能之一,指的是家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在农耕社会中,人们的定居生活必须以土地为基础,而共同的土地资源是家庭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

24. “三礼”:指的是《周礼》《仪礼》《礼记》,它们是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俗称“三礼”。

25.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其基本教义是“四谛”法,有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分。

26.法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之一,其兴起与春秋战国之际的政权交替有关。先秦的法家分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代表人物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等,其强调建立普遍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目的是富国强兵;后期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主张对民众严刑峻法。

27,本草之学:即中国古代的药学,主要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

28.什伍里甲制度:是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推行什伍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什长、伍长负责间里治安。后代里甲制即由此发展而来,并长期成为国家基层社会的人身控制形式。

29.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陂”。

30.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

31.“三皇五帝”:是出自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在于他们都是文化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等。“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32.儒户:是元朝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立为儒户可以像佛、道户那样免除赋役。

33.明经科:是东汉开始设置的察举科目,其目的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隋唐以后,明经科仍然是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

34. “五礼”:是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约定制于周代。五礼分为:吉礼,如祭祀之礼;凶礼,如死丧、凶荒之礼;宾礼,如朝见之礼;军礼,如出征、田猎等礼;嘉礼,如冠婚、饮食、宾射等礼。

35.骈体文:是汉代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全盛时代在南北朝,它在语句方面多用骈偶和“四六”,造成其形式整齐骈俪的特点,是举世无双的汉语文学样式。

36.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的文化。

37.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38.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

39.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创造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财富,如政治、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

40.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41.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仅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

42.租庸调制:是唐前期实行的赋役制度。由于隋末农民大起义及长期的内战,唐王朝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无主荒地。政府将这些土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租税()及乡土所产的绢、绵若干斤、尺(),并无偿地为政府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这就叫租庸调制。

43.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造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44.“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种审美观念。其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45. “儒学文化圈”:是历史上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政治伦理、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等方面深受中国本土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的统称,如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均属儒学文化圈。

46.文化遺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保存价值的品物。(1)这些品物被发现和经过鉴定后,要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組织加以认定和著录,并分级加以保护。(1)

47.语言崇拜: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2)

48.“五常”:即中国封建伦理的五种道德规范,(1)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1)

49.民族:通常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城、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2)

50.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1)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1)

51.府兵制:北朝以来实行,隋至唐初相沿不改。(1)此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1)

52.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是墨翟。(1)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该学派在逻輯和科技方面有不少的发明创造。(1)

53.察举:是指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1)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尤其是各地方长官,他们有发现、考察、推荐本地贤士的职责。(1)

54.学思结合:是指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1)学思结合的原则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1)

55.中体西用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1)主张以中国传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振兴中华的目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