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教师考试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中国文化概论(00321)+论述题+主观题汇总3

2019/4/12 10:22:12      点击:

——论述题合集——               

1.试述黄土高原地区及山西高原地区的地位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3.试述我国中医药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5.试述孔子和孟子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建设的贡献。


6.试述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7.试述中医药学的腑脏经脉、针灸等学说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8.试述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及其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9.试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向统一发展的影响。

10.试述文字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1.试述唐王朝民族政策的意义。

12.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13.试述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14.试述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15.试述我国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16.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17.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

18.试述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区别与联系

19.以中国古代社会和希腊古代社会为例,论述血缘关系在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表现形态的差异。

20,试析“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1.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22.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论述题答案合集——          

1.黄土高原地区及山西高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

(1)黄土高原地区是四塞之地,它的西、北、东三面有黄河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外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是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南接巴蜀汉中,东连伊洛地区,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便利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因而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的许多王朝都曾在这里建都,如周、秦、汉、唐等朝代,并且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2)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汾河谷地,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就曾在谷地的偏南地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道,再加上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这些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才使得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便利的交通又促使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出现过民族大融合。

(1)南朝: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南朝被融合的民族主要有蛮、僎、俚、僚等。

(2)北方: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受到中原文化较深的熏染。只要他们在中原建立国家,只要他们接受农业生产方式,就不能不接受中原文化。但是民族融合的道路并不是直线型的,其间经历过反复和曲折。

(3)北魏与其说是汉化,还不如说是“南朝化”,北魏孝文帝的许多改制措施,带有浓郁的“南朝化”特征。如迁都洛阳,改用汉姓,将鲜卑族贵族人为地门阀化。

(4)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不论是在着边地民族风尚的熏染,如胡服的流行,胡床胡坐,魏晋以来代“雅乐”而起的“胡乐”等。

(5)隋唐立国思想的许多方面,须从其制定者的北方文化背景去考虑,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

3.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瑰宝。中医药学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对临床治疗经验的归纳,一方面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2)医学在古代被视作“方技”的一部分,“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部分。后来“经方”和“医经”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

①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至今未有重大改变。

②从汉到宋,医学理论、医疗方法和药物加工又有了发展,相继出现了关于切脉、针灸以及法医等的专著。

③明清时期在探索免疫治疗法上有重大突破,中国至少在16世纪时已开始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

(3)我国的药学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西汉时出现药学理论,出现了“本草”一词。

①中国古代药学又称“本草”之学,主要是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

②后来的“本草”著作中还附有配方应用的范例。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了集中药学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这是一部药学百科全书。

4.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

①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②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

③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2)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宗法社会,以家庭为本位的宗法思想始终笼罩着整个社会,并指导着历代的立法活动。无论是刑法、行政法、民法,还是诉讼法基本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根据人们不同的等级名分确定其法律地位与法律待遇。

(3)皇权至上,法自君出。中国很早就确立了以帝王为中心的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专制帝王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他始终是最高的立法者和最大的审判官。皇帝不仅有最高的立法权、司法权,同时他还拥有变法权、废法权、毁法权。法律在古代社会里主要是维护专制皇权的工具。

(4)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儒家思想指导下的古代法律制度,与古代礼制有着密切的衔接关系。礼强调等级特权,主张根据人的身份、地位进行区别对待,级别愈高,特权愈多。反映在法律制度上,就是依据社会等级进行同罪异罚。

5.(1)儒家创始人孔子仰慕西周的礼制和文化,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同时强调后天修养对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无比重要。孟子又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并提出了“五伦十教”。

6.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1)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指的是语言的诞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首先,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其次,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其他文化事象的产生和发展。

(3)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首先,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其次,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部分。

(4)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

7.(1)腑脏在中医学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解剖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传统文化概念。它的思想来源是阴阳五行学说。在这一体系中,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分列为五官、五色、五味、五音和七情,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

(2)经脉学说强调人体的外表、肌肉与内脏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辩证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诊断和治疗,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念和事物联系发展的观念是相一致的。

(3)针灸学说反映的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

方法。按照针灸学说,只要确定了某种病症属于某一经脉,即可直接施治,其要点是辨解决人体健康中的“阻滞”与“疏通”的矛盾关系。

8.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它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艺术家们渴望与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在自然之中陶治自己的审美情操,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是中国古代艺

术一个永恒的主题。

(1)庄子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音乐描绘成“天籁”,“天乐”,就是指秉承天然元气的自然之乐。追求纯真自然,反对雕琢矫饰,是道家共同的审美风格。

(2)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者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山水自然之美成了人们自觉的审美对象,无论诗歌还是绘画,都把自然美景作为描绘的重点,山水诗和山水画从此盛行起来。

(3)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情感。

(4)直到今天,自然美仍然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中国艺术审美观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9.(1)众多的河流像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

①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

②汉水、淮河把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③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灵渠,正是把湘江和滴江相沟通。

④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

(2)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

①早在远古时代,新疆与青藏地区就和内地有联系。广大中原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更为紧密。

②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在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

③与这条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其一,在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曲阳,南至河南新乡,都有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存在。其二,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其三,在今陕西境内,南起西安,

北穿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

(3)中国地理的这些特征都促使中国大陆形成内在的统一性。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交流范围及交流者之间的差异越大,对文化发展就越有利。

10.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

(1)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文字对语言的记录,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离开了文字,许多文化事象不可能传播和传承。

(2)文字对文化的记载,可以使后代文化在借鉴前代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

(3)文字的记载使文化交流更为便利,使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得以更快地发展。

(4)文字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也表现在文字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上。文字记录语言,使语言有了书面语这种存在形式,这对语言的积累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把口语记载下来,词汇才能逐渐积累,日益丰富;文辞才能仔细斟酌,反复推敲,语言才能变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华美.

11.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

(1)在东亚出现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

(2)唐人也在热心地向他人学习,如胡服、胡床、胡乐等就在长安特别流行。

(3)当时在亚洲有两大文明:一是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大帝国文明,另一个就是唐代文明。前者出现不久即走向衰落,后者则更加持久地对亚洲及欧洲产生着影响。

(4)唐朝首都长安堪称世界文化的融会场和集散地,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亚洲各国的人员、文明、物产,也可以看到来自边地、异国的留学生和遣唐使。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欧洲。

12.这主要有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世界上独具特色,首屈一指。

(1)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

(2)中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给西方启蒙思想家留下深刻印象。

(3)中国科举取士制度给西方官员的录用方法以极大启发

(4)中国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对西方的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

13.(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制实际上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上,在众多的人群中,敉平了各自的族姓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上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王朝要使诸侯有效地捍卫周室,就必须向他们让渡权力,而诸侯要想保证自己的存在,必须拱卫王朝的权益。分封制是一种富于“弹性”的制度。

(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在周初异姓族群林立的情况下,每一个分封出去的国家,必须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才能开辟生存空间。这就必须因地制宜地去寻求自己的道路。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

14.(1)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正面影响在于:

①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个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②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

①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②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科举制不仅在官员素质上为集权政治提供保障,同时它也是重要的思想控制工具。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之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明清之后,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之下,科举制已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15.(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重视水土平衡的关系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的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任何农业经营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要整体地看待农作物的栽培,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如何选择雇工、勤俭持家等。

(3)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如元代孟祺等编著的《农桑辑要》记载了“栽木棉法”,介绍了从种棉到织布的全过程。

(4)人力胜天说,即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

16.(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礼记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

①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人的“明德”发扬光大。

②第二个目标是“亲民”,即“泛爱众而亲仁”。

③第三个目标是“止于至善”,即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

(2)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①“格物”就是指对五经、六艺等方面内容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获得必要的知识,即“致知”。

②“诚意、正心”是指个人内心的保养,也就是所谓的“修心养性”。

③“修身”是整个教育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礼记·大学》所提出的这些教育目标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7.从东汉献帝建安元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共393,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此期的文化大势约有如下数端:

(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融合不仅发生在北方,也发生在南方;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

(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

(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着眼于本期的中国文化,是动荡与混乱;着眼于更长远的历史,则是转变与展进。

18.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

(1)礼与俗的区别在于:

①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特点。

②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

(2)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表现在:

①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礼与俗的区别。

②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民俗是礼制生成与推行的基础。

③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

19.希腊早期的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宗族基础之上的,但希腊人生活在多岛的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很早就从事海上的工商业贸易活动。这种流动性很强的生活方式,为冲破蒙昧时代的血缘纽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因此,希腊较早进入了以地域与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2)古代中国地域辽阔,很早开始了定居式的农业,农业活动范围狭小,人们聚族而居,固定的生活使人们缺少突破血缘关系的内在动力。(2)当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的建立成为一种社会需要时,原始的氏族组织、机构并没有瓦解,它只是在功能上适应了新的需要。(2)当商人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统治部族内部仍保留着氏族组织,民族血缘组织与社会组织有着密切联系,同姓宗族成为商朝社会的支配力量,商王国的社会组织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与商族共同体内的亲族组织是统一的。(2)

20.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占有主导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广泛的影响。(1)

这种影响有三个方面:第一,促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2)第二,促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2)第三,促成了“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2)“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面的影响。(1)如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够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1)过度强调社会的和谐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等。(1)

21.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项,又是文化的載体。(2)

(1)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项,指的是语言的诞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另一方面,语言从宏观到徽观的变化都与其他文化事项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起着直接的影响。(2)

(2)语言是文化的載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项的发展。首先,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其次,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其他文化事项的产生和发展。(2)

(3)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项。首先,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其次,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2)

(4)文字是文化的載体,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文字对语言的记录,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离开了文字,许多文化事项不可能传播和传承。(2)

22.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1)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宇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2)

(2)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2)

(3)传统的语言文宇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2)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自从隋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以后,传统作文教育渐渐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其目的就只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完全脱离了实际的应用。(2)

(2)这种彻底脱离语言实际的教学是一种畸形的教学,前先它对于发展实际的语言能力是很不利的;其次,学习斋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认为古人和古文是不可企及的,这无形中制约了人们的思维和创新精神。(2)

47.以中国古代社会和希腊古代社会为例,论述血缘关系在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表现形态的差异。

48,试析“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