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教师考试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03708)+论述+主观题汇总2

2019/3/30 14:23:40      点击:

一、论述题合集

1.试述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的变动。

2.试述《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3.试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4.试述大革命失败后,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

5.试述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6.试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议和意义。

7.试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作出的努力。

8.试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试述“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10.试述第一次郑州会议至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纠正“左”倾错误的初步努力。


11.试述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关于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12.试述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及其启示。

13.试述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及其局限性。

14.试述《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5.试述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16.试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点。

17.试述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18.试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及其意义。

19.试述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

20.试述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及意义。


21.试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2.试述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23.试述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4.试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5.试述《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26.试述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7.试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28.试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9.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30.试述中共八大的历史贡献。


3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3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35.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


36.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二、论述题答案

1.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也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动。

(1)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但自身也有了很大变化。一部分地主开始投资于新式工商业,成为资本家。但是,大部分地主仍依靠地租剥削为生,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2)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由于土地兼并严重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破产或失去地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3)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它的力量较小,又与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两面性,即革命性和妥协性。

(4)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比中国资产阶级的年龄和资格更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一些。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中国产业工人队伍一次得以扩充。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2.(1)性质: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比历代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更深刻一步

(2)基本内容:

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为9等,好坏搭配,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

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一两。分得土地的农民都要多加农副业生产劳动生产的农副业产品,除满足白己需求外,余则归国库。支出也由国库统一分配

③《天朝田亩制度》涵盖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多方面问题,通过这个方案,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1清末,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一方面,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竭力扩展在华经济势力,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急剧动荡,民变四起一场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2)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不但没有能够挽教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不仅引起立宪派不满,而且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汉族官僚同满族官僚的矛盾。清政府陷了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

4.1国民党反动统治代表帝国主义的利益。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国民党的建立,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反而为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大门。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外国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轻工业。国民党全国统治建立以后的一个时期,中国主要是美、英、日等国互相争夺的对象。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美国资本迅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了支配的地位。

(2)国民党反动统治代表封建主义的利益。国民党统治时期封建经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大部分的土地为地主及旧式富农所占有,只有少部分的土地属于农民。农民受到地租、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在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下中国农村的经济日益陷绝境。

(3)国民党反动统治代表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建立统治以后,官僚资本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官僚资本垄断金融业。国民党政府通过四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主宰了全国的金融业,而且直接操纵着全国的经济。官僚资本垄断工业。1935年国民党政府成立的资源委员会垄断了全国主要的重工业和矿业。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官僚资本经占到整个工业资本的2/3业运输业固定资本的80%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代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因此,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

5.(1)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大革命的失败使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192787日,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毛泽东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强调农民是要革命的,肯定开展农民运动的必要性又特别强调军事运动必须同民众运动结合起来。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阐明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2)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到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海陆丰、琼崖、鄂豫边、闽西、陕西等地区领导了近百次武装起义。但这些起义大都很快失败了。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治阶级据着中心城市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企图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是行不通的。而一部分起义部队由于及时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处于数省边界的农村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士地革命,而得以坚持了下来。这表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1928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中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这就阐明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6.(1)华北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19358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19365月,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9月制定逼蒋抗日方针,同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停止了敌对行动。193612月,中国共产党积极促进两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十年内战的局面,国内和平基本实现。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同国民党方面继续谈判。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等协议。随后,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由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7.(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

国际格局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它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帝国主义势力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二是逐步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是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决战的严峻考验。

中国国内形势也出现了重大的新变化:一是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二是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治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从其根本阶级利益出发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这就使中国仍面临两种不同命运和不同前途的尖锐斗争。三是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

(2)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作出的努力:一是1945825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二是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三是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与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的代表密切合作,同国民党当局认真协商推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四是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集中力量争取控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北地区各解放区抓紧减租、生产和练兵,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

8.(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实行赎买政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2)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形式,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它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通过订立合同等办法,在企业外部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其形式,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又分为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资本主义企业同社会主义经济的联系已经不仅限于流通领城,而且深到了企业内部,深到了生产领域。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了。

(3)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意味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其特点是:①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②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③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9.(1)主要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2)成就:工业方面,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如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在工业建设上接连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许多项零的突破,如长春第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机床建成投产等。农业方面,农业产品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交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从此铁路贯通中国南北。青藏、康蔽、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

10.1958年秋冬之间,毛泽东逐渐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了不少乱子,并立即着手纠正已经察觉到的问题。

(1)195811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第一次郑州会议。他指出:“现在有一种偏向,好像共产主义越快越好。”“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他强调:搞社会主义没有耐心是不行的。

(2)195811月到12月间,在武昌举行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接着又举行了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全会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千问题的决议》。该决议批评了混淆集体所有制同全民所有制界限、否定商品生产、取消按劳分配的错误思想明确指出目前农村人民公社仍然属于集体所有制,仍然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社员个人所有的生活资料及存款,远归社员所有,并可继续经营一些家庭小副业

(1)19592、3月间召开的第二次郑州会议制定了《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若规定草案》。在同年34月间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上海会议上,又制定了《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进一步巩固了武昌会议和第二次郑州会议的纠成果。

(4)总体说,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经过八九个月纠的努力,取得了初步的

成效。但是,这种纠是在继续坚持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11.1981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2)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了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12.(1)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完成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机,新中国成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醉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并赋予中华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

(1)这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十年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

历史的发展方向。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性巨变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生的复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正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郑重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

13.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收。第二,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如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展殖事业等宜布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买卖人口、废除奴婢,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等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肯定忠君辉孔教育,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頒行的各种教科书等。

(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局限性。一是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14.(1)主要内容

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亡国论速胜论的论调,毛泽东于1938年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种发展规律,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毛择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的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2)意义: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15.(1)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省委支持下,开始探索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他一些地方也开始实行农村联产责任制。1979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1980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了包产到户这种形式,指出它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2)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3)“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促进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198310月,中央作出决定,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

16.(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

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外国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7.(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一方面,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剥夺《临时约法》规定给予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民众。人民群众毫无政治权利可言。另一方面,袁世凯毁弃辛亥革命过程中孙中山苦心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华民国只剩下了一块空招牌。北洋军阀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甚至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袁世凯公然复辟帝制。

(1)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军阀、

官僚本身就是大地主,他们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还通过清丈地亩、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等手段,对农民进行压榨。军阀和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有些军阀拥有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元的财产。与此同时,广大人民却生活于极端困苦之中。

(2)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1913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

崇孔圣文》。不久,又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恢复跪拜礼节,中、小学恢复尊孔读经。一些清朝遗老遗少、保守分子纷纷组织尊孔复古团体,发行尊孔刊物,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常,甚至要求将孔教定为国教,企图用封建思想遏制人民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护其反动统治。

总之,北洋军阀政府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了黑暗的深渊。

18.土地改革运动: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夺取人民

解放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

①19465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②1947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刺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在这个大纲的指引下,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

③1947年下半年和1948年初,士地改革运动在各解放区广泛发动。这期间一度发生过侵犯部分中农利益、侵犯某些民族工商业许多地方斗争地主、富农的方法不适当等的错误。中共中央一经发现,便立即采取整的措施加以纠正。期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总结了土地改革的经验,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意义: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广大农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愿望。解放区出现了新面貌: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广大农民积极支援和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物力保证。

19.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救国教民的真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除了主张严禁鸦片,组织渔民等以抵御外困侵略以外,还注意了解西方费成正常的对外贸易,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3年,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建忠、王韬、郑观应、薛福成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某些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一般都反对列强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主张发展民族I商业,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的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的口号。此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18984月,康有为疾呼,要求中国人要发愤自1894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在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之下,历尽千辛万苦,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

20.(1)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提出了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的任务强调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人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

(2)意义: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解决了分清敌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历史证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21.(1)主要内容: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些,敢于试验,提出了判断工作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2)历史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2.(1)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比中国资产阶级的年龄和资格更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一。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批产业工人。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洋务企业中,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又次得以扩充。

(2)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第一,它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第二,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从地区上讲主要集中于上海等大城市,从行业上讲主要集中于纺织等行业,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第三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23.(1)为了总结和吸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世纪4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

(2)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

(3)整风运动是场伟大的思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4.1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义的思路线。全会冲破长期的错误的严重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利的指导思想,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主要盾和主要任务,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大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批重大问题和一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4)全会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5.(1)性质《资政新》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2)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

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新闻馆,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法。

26.(1)历史意义: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第二,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宜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这场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的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客观上,一是敌我力量悬殊,反革命力量十分强大,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主观上,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国的代表虽然在这次大革命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

27.1957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

1)基本内容: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实际上为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我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第二,概括提出了区分和处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学说。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发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家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第三,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意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奠定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基础,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8.(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抗日战争时期,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滂沱的力量。

(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战的中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成为夺取战争利的民族先锋

(3)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使日本侵略者陷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4)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大同情和支持,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国际条件。

29.(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满望。《资政新》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于以严厉批判,在定程度上削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与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了英的斗争

(5)19世纪中叶的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其他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30.(1)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中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大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大会要求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健全的法制。在执政党建设上,大会强调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3)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4)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3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是最主要的矛盾。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32.1)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这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上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珍贵的精神财富。

33.1)建立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到;必须建立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

3)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成为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34.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孔子和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35.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领导者。

36.1)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作为“第三方面”,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源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

4)在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各民主党派公开宣言,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